陜西、北京、四川、浙江、江蘇、青海、廣東、海南和新疆等9省區市建設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日前通過總局驗收。總局驗收組認為,這9省區市建設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符合總局信息化技術方案的要求,初步建成了涉企信息歸集、公示、共享、應用的信息化工作平臺,為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努力營造公正公平的市場環境,服務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夯實了基礎,創造了有利條件。截至1月25日,通過總局驗收的省區市公示系統已達28個。
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工作機制健全完備。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公示系統建設,將其作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舉措,全力推進。四川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公示系統建設,多次聽取省工商局工作匯報,提出建設要求。浙江、江蘇兩省黨委、政府對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高度重視,將其作為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重大舉措和重要內容,納入本省全面深化改革的議事日程。青海省副省長匡湧先后5次專題聽取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平臺建設情況匯報。海南省副省長李國梁專門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對推進系統建設研究部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成立了由自治區副主席擔任組長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政府各相關部門共同參與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具體職責?! ?br />
涉企信息歸集全面,夯實系統建設基礎。陜西省的政府部門涉企信息歸集共享工作依托省信用平臺實施。北京市目前共歸集工商部門信息3597.04萬條、其他政府部門提供的企業信用信息865.14萬條、司法裁判信息387.19萬條、失信被執行人信息317.08萬條。四川省開發完成了省政府部門信息共享及監管協作平臺,實現全省各市級政府部門涉企信息的交換共享、自動記名和公示。浙江、江蘇兩省工商局建立健全面向政府、面向社會的信息歸集機制,加快了各部門、各地區、各領域企業信息的互聯互通。青海省工商局建立了以互聯網、電子政務外網和工商專網等3條網絡為主通道的歸集渠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商局推動自治區政府召開了由43個政府部門參加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工作聯席會議,促進部門間的數據共享和應用?!?br />
部門應用支撐有力,協同監管形成合力。陜西省工商局與省發改委共同研發了部門間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系統平臺,為開展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提供技術保障。浙江省工商局建設跨部門、跨區域、跨業務的協同監管平臺,實現工商部門與各級政府部門之間信息共享與協同監管。江蘇省工商局設立“許可市場主體”庫和“非許可市場主體”庫,工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后,將涉及工商登記行政審批事項目錄的市場主體登記信息實時推送至“許可市場主體”庫,各審批部門自行從“許可市場主體”庫認領,并及時反饋監管信息。廣東省工商局積極推進跨部門聯合懲戒實施工作,目前已與省氣象局、海關廣東分署和人行廣州分行簽訂了《企業信息共享和失信聯合懲戒合作協議》,有效遏制了各行業、各領域存在的失信突出問題。海南省開發建設部門間協同監管平臺,設置了在線錄入、數報導入、數據接口和數據庫交換等4種數據交換方式,可滿足各政府部門信息推送“一對多”和“多對一”的功能需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對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自然人,在其登記申請環節進行自動攔截,并實現將企業重大稅收違法信息記于名下,確保與稅務部門的信息共享與聯合懲戒。